绿松树

搜索
查看: 145|回复: 0

城市与文学

[复制链接]

4

主题

10

帖子

1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8
发表于 2023-4-10 16: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城市与文学是比较微妙的关系,文字的符号与象征表象与文字内在的文化、价值输出有时是构筑于虚拟的城市意象。付诸于想象力的城市空间,价值体现也更多元、更复合。
一、卡尔维诺:意识的城市之旅——《看不见的城市》
简介:小说一共讲述了55个不同的城市,城市的内容描述来源于马可波罗与忽必烈的对话。小说各节标题以城市的种类来命名,包括三类:轻逸的城市、连绵的城市、隐蔽的城市;以观察城市的角度来命名,包括八种角度:城市与记忆、城市与欲望、城市与符号、城市与贸易、城市与眼睛、城市与名字、城市与死者、城市与天空。
想象中的城市有饱含着人类情感元素中的轻盈、潮湿、温柔、沉重等,卡尔维诺晶体状的叙事结构体系,将时间与空间、现实与幻想、实与虚等抽象二元对立的概念交织叠合到一个多元复杂性的混沌性想象空间,这种建立在非真实感知基础上的真实体验,赋予后现代城市建设的另一种探索方式。
不同于《拼贴城市》纵向时间维度上城市物质元素的空间叠加,《看不见的城市》更多侧重于意象的传达,情感的体验,在物质空间的约束下探索“看不见的城市灵魂”,这样每一个想象中的城市就拥有了性格和作者自身的意象认知的物化表达。
城市的形态、骨架、血肉从内里可见城市的欲望、城市所具有的文化属性以及习俗。贝壳构造的楼梯、海绵一样的城市街道、熙熙攘攘的威尼斯、堆积如山的城市垃圾、空气中大象的气味......耳、鼻、喉的感知让不真实逐渐显现真实性,但其本质的虚无又归于“看不见的想象”。
一场意识的城市之旅从此门入。
二、作家PK设计师?
作品的呈现是作家、设计师的目标。终极目标是滞留性与趣味性,一个好的作品和建筑都具有特定的审美倾向,能够与大众更贴合。作家蒋方舟在公众号中与诸多优秀建筑、规划师对话了粤港澳大湾区的一个地标设计。中间也是信息量很大的啊,好多东西也只是只晓得皮毛,具体的内容就参见Ta的公众号吧~



摘自公众号:蒋方舟的跋涉

文明与建筑、城市都不可分割,后期去补一下《文明的进程》。同时也去思考一下,比如为什么一谈德国人,首先想到的是严谨、细致与认真;法国人的浪漫;中国的中庸。这些是不是与城市建设也存在必要联系。当然,这也与文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德国人活着是为了生活,而英国人活着则是为了显示自己。德国人活着是为了自己,而英国人活着则是为了别人。”
也许有必要指出,最后这一种想法同爱克曼与歌德之间的对立观点恰好不谋而合。爱克曼说:“我坦率地表明自己的好恶。”歌德则说:“人必须克己而与他人和睦相处。”
冯塔纳说:“英国人有上千种享受,可他们生活得并不舒适。这本来是可以做到的,但他们的虚荣心太强,他们随时都准备接待和会见客人……每天换三套西装,餐桌上总有固定的礼仪规矩,在起居室和客厅也同样如此。他们是杰出的,是值得我们钦佩并以之为师的。尽管我们对此惊讶不已却仍然不免向往我们小市民的德国。在那儿,人们懂得舒适、愉快、无拘无束地去生活,而不必注重仪表,显身扬名。”



知道的太少了,孩子

三、关于脑洞?文学与城市
最近热播的《长安十二时辰》,还原隋唐长安城规划。追随着男猪脚在长安城擒贼,跑来跑去的看着也蛮累的。唐长安城全城109坊里,小的坊里约26公顷,大的也约76公顷,(ps:猪脚看样子消耗的卡路里也是蛮多的,多加鸡腿==)。这么大的长安城,想象一下城市人口、经济、治安管理也是不得了,没有计算机。。。关键是追这些个不法分子,监控全靠人工眼盯梢,消息传递靠望楼(这个还蛮有意思的,变换的格子。。。怕是我等的脑子还解不了这复杂的数学密码。。。真让人头秃!





网友评论

城市与文学是比较微妙的关系,文字的符号与象征表象与文字内在的文化、价值输出有时是构筑于虚拟的城市意象。付诸于想象力的城市空间,价值体现也更多元、更复合。
然后又搜了一下《红楼梦》的平面图,不得了。看样子写个文学,脑子里得先解构一下事件发生的地点,最好脑补一个平面图出来。然后,故事就发生在这个贾府,最后贾府没落,人物结局唏嘘不已。好了,一个故事结束了,究竟是艺术来源于生活,还是生活来源于艺术。。。这是个问题,一个哲学问题。包括推理小说《希腊棺材之谜》,上来就是一个平面图。看样子作家没点想象力还是不好创作的。



来源网络

包括金庸的武侠世界,毕竟文学里的人也要有地方呆吧。虚拟与现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松树

GMT+8, 2025-7-5 03:43 , Processed in 0.05152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